您的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宣讲全覆盖 落实抓早小——未央区深入开展“《准则》《条例》学思践悟月”活动
发布时间:2015-11-30 11:22 来源:

    刊于2015年11月27日《西安日报》头版

    网络链接:http://epaper.xiancn.com/xarb/html/2015-11/27/content_398506.htm



      本报讯(通讯员杨译凯 田蕾)昨日,未央区城改办的刘毅收到了一份意外“礼物”——区纪委编印的《<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><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>学习读本》。翻着这种俗称“口袋书”的小册子,他感慨地说:“有了这个方便携带的‘小镜子’,我随时随地都能‘正衣冠’了。”这是未央区扎实开展“《准则》《条例》学思践悟月”活动中采取的众多举措之一。为了让辖区每名党员都能全面、准确理解、把握《条例》和《准则》的规定,未央区通过制作宣传板、邀请专家宣讲、举办交流座谈会、开展知识竞赛、撰写心得体会、利用区互联网络、官方微信微博等形式多管齐下,全覆盖宣讲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,让全体党员在学中有悟、悟后有行,真正“把纪律挺在前面,立起来,严起来”。

      针对新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覆盖对象更全、纪律要求更严、主题宗旨更明等特点,未央区在安排部署全区学习宣讲时要求,既要做到宣讲全覆盖,又要重点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一“关键少数”。具体宣讲中,该区坚持以上率下,区级领导和中层正职以中心组学习为平台,对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进行原汁原味学、带着问题学,并在学习后进行体会心得交流。在区级领导的带领下,全区各级党员形成了学条例、懂条例、守条例的热潮。为确保宣讲效果,该区专门组织成立了10个宣讲组分赴全区各单位进行新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宣讲活动,力求每名党员对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入耳入脑入心。区法院的黄宸瑞谈及学习体会时,由衷地说:“宣讲内容有对《条例》中新表述的解释,又有近期违反《准则》的案例教育,形象生动。特别是对交通违法等轻微的犯罪行为,即使未被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,依据条例规定也要给予纪律处分,让人感觉党纪要严于国法。作为一名党员,在以后的生活中,要按照新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要求自己,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”

      为使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规定党员人人知晓、干部个个记牢,该区还将宣讲活动送到农村和社区。针对农村和社区党员干部较分散、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,区纪委采取印发资料、驻村干部宣讲等方式,并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,此举使基层党员更直观地理解了规定、更深刻地受到了教育。汉城街道楼阁台村党支部书记张宏全坦言:“原来咱以为只要是合法收入,开个好车、戴个名表都不算个啥事,通过学习才理解了啥叫党员要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。城固县村干部为儿子办超标酒席就是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。”他告诉笔者:“现在村里的党员人手一册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呢!”

      贯彻落实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,前提是学透学准,根本在抓小抓细。就如何抓小抓细,未央区纪委的一名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将成立督查组,对全区各单位学习贯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,对行动迟缓、措施不力单位的党(工)委、纪(工)委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。在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贯彻落实中,分管干部作风工作的区纪委常委张希颜表示:“执行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,决不能只是墙上挂挂、嘴上说说,对违反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的行为,我们就是要做‘黑脸包公’,敢于开罚单。要用顶真碰硬的勇气和锐气,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”



关闭

版权所有:中共西安市未央区纪委  未央区监察委员会

陕ICP备19017267号-1